包子文化About Us

首页 - 关于包天下 - 包子文化

包子,朴实无华的美味

浏览次数: 发布时间:2015-9-10 8:07:57

上海小笼包,薄皮多汁吹弹可破
       朋友新近自北方来沪,受近期大热的包子诱惑,跑去店里一解思乡之情。包子上桌,人却迷惘了——荸荠大小、热气腾腾、薄皮多汁、吹弹可破……对,这就是上海 的包子,同样名声在外的南翔小笼! 与上海这座城市给人的印象相符,上海的小笼包同样精致,小笼包的皮是用不发酵的精面粉擀制而成,馅料更花工夫,上好的夹心腿肉拌入肉皮冻吊鲜。包制过程显 得有点不可思议,馅心看上去比面皮还要大上一倍,讲究的人家,还会细细捏出16个褶子,个个均匀清晰。 吃小笼还需要点技术,新鲜的汁水是其精髓,一是不要浪费,二是小心喷溅,你可以先蘸点姜丝、香醋,配上一碗蛋丝汤,再小心地在半透明的皮子底边上咬破一小 口,吮吸两口汁水后,将小笼入口咀嚼品味。 著名的南翔小笼,是上海嘉定南翔镇的传统名小吃,起始于清代同治,已有100多年历史,素以皮薄、馅多、卤重、味鲜而闻名,深受国内外食客欢迎。

广东叉烧包,大肚收笃高身雀笼
        如果第一次吃,习惯北方面食的人不一定会喜欢叉烧包,肉馅甜甜咸咸有些不明究竟,厚厚的面皮更松松软软像面包。但一旦你习惯了粤式早茶,就会蓦然发现,这 叉烧包是早茶的套件,一盅两件,配上笼叉烧包,一碟凤爪,就像平实而多滋味的广州城。 叉烧包是广东具代表性的点心之一,饮茶时必备。据说传统的叉烧包是有标准的——形若高身雀笼,大肚收笃,爆口微露馅。 形象地说,叉烧包就是一种带有叉烧肉馅的开花馒头。面皮内包入叉烧肉馅,就是将切成小块的叉烧,加入蚝油等调味成为馅料,面皮是将北方常用的发酵面团略微 改进。包的时候捏成雀笼形,因为发酵适当,蒸熟后包子顶部自然开裂,比一般的北方包子小,约为直径5厘米左右,一笼通常为三或四个。好的叉烧包采用肥瘦适 中的叉烧作馅,包皮蒸熟后软滑刚好,稍为裂开露出叉烧馅料,渗发出阵阵叉烧的香味。 在广东,叉烧包不仅仅是一种小吃,还有团结和谐的意思,也有内涵的意思。不过,到年轻一代又有些另类的意思,粤语俚语说谁是叉烧包似乎是说一个人思想、行 动不敏捷,迟钝的意思。

天津狗不理,薄皮大馅十八褶
       “没吃包子?那你可白来天津了!”这是在天津常听到的一句话。狗不理包子被公推为闻名遐迩的“天津三绝”之首。
传承了150余年的狗不理传统猪肉包,馅料精选肉猪的三个最佳部位,特制高汤水馅,半发面制作,口感鲜香不腻,在制馅、和面、揉肥、擀皮、捏包、上灶等各 方面均有自己独特的操作方法。和面时水温要根据季节来变化,面皮光泽度好,软硬兼备。擀皮时要求达到薄厚均匀、圆、大小适当。每个包子装馅3钱左右,捏包 时要求褶花均匀、整齐、美观,形似白菊待放,“薄皮大馅十八褶”是对狗不理包子造型的生动描述。尝上一口,面香、肉香、葱香萦绕在味蕾上久久不散。

成都鲜肉包,酥肉鲜肉合作馅
        成都包子最受欢迎的鲜肉包子馅料制作有讲究。与一般包子馅儿不同的是, 鲜肉包子选用半肥瘦的夹肉剁细,分一半在锅中炸酥后再与另一半鲜肉合在一起并配以姜汁、川椒粉、料酒、味精、鸡汤等10余种调料拌匀而成。一口下去,馅心 细嫩、松软化渣,有浓浓的老成都味道在口中回味。

宜春大包子,馅大包出美味来
        宜春虽地处南方,但面食包子仍是宜春人早餐的最爱。宜春大包子以其独特的口味令许多市民朋友垂涎欲滴。宜春大包子是从小包子衍生过来的,但卖小笼包的笼子 只够蒸一个宜春大包子。其实大包子的制作工艺与一般的小包子没有多大区别。面点师傅介绍,包子好吃与否最关键在馅料。一般的包子由于个小,里面的空间小, 装不下多少馅料,因此味道很难蒸出来。由此面点师傅把包子做大,里面放足馅料。一开锅,大包子馅料中的肉末、蔬菜甚至麻辣粉的味道与热腾腾的蒸汽扑面而 来。

灌汤包,手艺各不同
        灌汤包,俗称汤包,就是包子里面有汤。很多人好奇,这是用什么技艺做成的?不同的地域制作手艺有所不同。
在河南开封,其灌汤使用水馅,即将水打入生肉馅中,直到稀稠如粥,拉丝不断。馅以猪后腿为主,辅以姜末、料酒等等调制。包子不经久放,只能随做随蒸随吃, 就笼上桌。揭开蒸笼,满屉溢香。放下似白菊,提起如灯笼。悬起包子,可见气、汤、馅三层分明。吃面、品馅、喝汤,一饱口福。
        在西安市回民街,灌汤包同样赫赫有名,但其工艺却有所不同。包子店制作的包子其内部的灌汤只不过是在包之前把肉冻放在馅中,包好以后经笼屉上火一蒸,肉冻化开而不漏。灌汤包的包子皮,晶莹剔透,十分薄,同时又要讲究汤不能漏,包子皮还要不粘笼屉。
        老济南的包子灌汤是利用秘方熬制的6个小时的猪骨汤,出锅后浇到肉馅里。使用的猪肉也有讲究,包子用肉必须是猪前肘肉,肥瘦差不多是3∶7的比例,这样的 肉剁碎了能够抱丸,不至于散开或者成丸过硬。从外形上来看,包子都会有18个褶,菊花顶状。上蒸笼约10分钟。用在厨房包制包子的“厨娘”介绍,有些老济 南来吃包子,还专门数数这包子到底有没有18个褶呢!
包子精巧别致,吃起来别有讲究。师傅介绍,吃汤包子必全神贯注。筷子提起,先赏其巧。这一节并非形式,而是汤兜皮颤,不得不然。然后用汤匙抄底,咬皮吮 汤,将汤汁吸纳。汤汁齿颊留香,这才好缓缓品评,皮、馅另有意趣。如若不然,饕餮辈手抓汤包,一口未咽,汤汁顺手流下,忙抬腕吮汁,不料扬臂流汤,闹一出 “吃汤包烫背心”的笑话。还有人总结了吃包子的口诀:轻轻提,慢慢移,先开窗,后吸汤。

生煎包,风靡江浙沪
        生煎包是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汉族小吃,以皮酥、肉香、汁浓等特点而著称。轻轻地咬上一口,肉香、油香、葱香、芝麻香融合在一起,停留在口中久久不散。 生煎包的馅心主要以鲜猪肉和皮冻为主,上世纪30年代后,上海出现了专卖生煎馒头的店铺,馅心花色也逐渐丰富起来。之后,生煎包逐渐被推广至全国,也融入 了各地的地方特色。 在所有的生煎包中,上海的生煎包尤为著名。上海生煎包外皮的底部被煎至金黄色,上半部撒着一些芝麻和香葱,色香味俱全,包子肉馅鲜嫩,内有卤汁,以出锅热 吃为佳。
        在隆冬时节,品尝刚刚出锅的生煎包,更有利于驱走寒气,吸收营养。包子顶部收口处的黑芝麻,更有平喘止咳、开胃健脾的效果。